春天,播种的好时节。
2月7日至8日,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北京,聚焦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及行业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积蓄新的强劲动能。
2月6日晚踏着星光出发,2月8日晚又踏着星光返程。
北京之行,马不停蹄,行程紧凑而忙碌。
在京期间,宋乐伟一行拜访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参观考察了一批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深入交流重大合作事项。
北京归来,成果丰硕。徐州和北京,两地的深合作、广合作随着这一次的招商之行进一步拓展、提升。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徐州步履不停,持续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从徐州到北京
一次寻合作、谋发展的再出发
高校和科研院所汇聚,央企和科技型企业云集……今天的北京,是具有创新优势、创新实力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也是徐州招商引资的重要目的地。
为深入对接央(国)企和行业头部企业,持续推动项目高效对接落地,此次北京之行,我市带着干货满满的准备、诚意满满的承诺,招商拜访、洽谈推进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向北京再度发出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邀请函。
进车间、看展厅、谋合作……在京期间,宋乐伟一行先后拜访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并深入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就进一步推进合作项目、拓宽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
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成电路与ICT 产业……考察期间,宋乐伟每到一处,都详细介绍了徐州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蓝图和务实之举。他说,徐州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传统能源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整体发展态势迅猛。下一步,徐州将把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优势创新产业集群之一加以打造,聚焦新能源、煤电能源、绿色环保、双碳产业领域发力突破,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体系。
良好的合作基础,是深化交流的重要前提。此次考察的企业均与徐州结缘已久。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在火力发电、光伏新能源、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生态环保、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与徐州有着深厚合作基础。而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基地一期项目发展势头迅猛,二期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在徐州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中正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们坚定了投资徐州的决心信心。
国能集团副总经理王树民表示,希望徐州市充分发挥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组织持续优化,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双方携手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
同样聚焦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龙说,自双方合作项目推进以来,徐州市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各类难题,为企业落户创造良好条件。矿冶科技将发挥自身科研、技术、人才优势,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尽快开工建设,为徐州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随着各种战略机遇叠加释放,徐州新一轮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通过此次招商之行,双方进一步深化互信、深入对接,拓宽合作领域,真正把产业所需、发展所急、地方所盼的优质项目招引进来,奋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北京到徐州
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的再落地
将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的目光投向这里——北京一直是徐州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高端优质项目从北京落地徐州,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徐州与天科合达公司结缘已深,早在2018年,天科合达就在徐投资建设碳化硅晶片一期项目,伴随着二期扩产项目加快推进,必将为徐州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对于在徐发展信心满满。他表示,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基地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已成为国内碳化硅产线的靓丽名片。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沟通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努力为徐州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接北京、牵手北京,徐州赴京招商的步伐越来越快。
从2011年起,徐州每年都到北京开展投资推介活动,或招商洽谈会,或合作恳谈会。瞄准经济发展潮流、紧盯科技变革趋势、聚焦产业链式发展,多年来徐州稳扎稳打、长期不懈。
徐州与北京合作共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徐州(北京)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上,签约的51个重点招商项目均为我市重点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43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4个、利用外资2.1亿美元。
徐州在北京召开投资洽谈会,精心推出了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大合作项目。
会上,41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310.5亿元,利用外资5亿美元。
......
“走出去”与“引进来”
招商引资持续掀起新热潮
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徐州紧锣密鼓,加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优势产业。招商引资活动一拨接着一拨,徐州的招商地图越画越大,遍布全国经济发展、创新要素最活跃、最前沿地区。
文字 | 魏宁 郑微
图片 | 石淑玲 许晨 丁然
设计 | 姜文彤
一审 | 李乔
二审 | 魏晓青
三审 | 李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