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奋力谱写“三农”新篇章 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过百亿斤
徐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州,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现场辅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牢记殷殷嘱托,时刻对标对表,坚定不移深化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交出了一份过硬的“三农”答卷。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跟着小编一起,查看徐州的“三农”答卷!
农业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产能关系着百姓的“口粮”和“饭碗”,耕地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数据显示,近年来徐州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500万吨以上,根据耕种面积的变化略有浮动,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2年,徐州分三次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种粮农户每亩增收40-50元。主粮作物保险受益面进一步提高,小麦承保499.2万亩,水稻承保177.5万亩,玉米承保279万亩,保险覆盖率80%以上。15.4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范围。
高质高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022年,徐州农业总产值达到1361.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农业增加值达到823.6亿元、增长4.2%,为全市经济稳增长作出了贡献。
立足徐州农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徐州提出重点建设绿色蔬菜、优质稻麦、高效水果、规模生猪、生态肉禽五大主导产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创新产业集群产值达872.6亿元、增长4.3%。
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绿色蔬菜产业链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链推介名录,是全省10条省级特色产业链中唯一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3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4个。
7家企业晋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龙头企业90家、占全省10.4%,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占全省9.1%。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乡村除了独具特色的外在美,还有发展中的美、奋进中的美,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示范建设全面铺开: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65个,铜山区获批创建首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新改善农村住房2.6万户、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持续提升农村公路和村组道路建设水平,农村居民临近通达率超过95%。
基层党建稳步提质:启动实施党建强基提升工程,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党组织组建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动态保持100%。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镇村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到71.6%。
农业富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农民的收益摆在突出位置,彰显人民立场。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民富是中心城市的本质要求。梳理近几年我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上升曲线,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22年徐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10元、增长6.4%,其中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
2022年徐州启动实施“彭城新农人”培育工程,创新开展“亲近田园寻味乡趣”2022暑期乡村休闲体验游活动,吸引大专以上高学历人才下乡返乡7095人,带动农民就业创业5.8万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徐州铆足干劲、迎难而上,敢为善为、务实落实,奋力谱写“三农”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蔡思祥 王春莹
图片 :洪星 黄诗永
制图:吴洋 赵鹏来
编辑:哈晓蕊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玩』转垃圾分类
泉山区 / 时间:2023.05.26
-
贾汪22.92万亩小麦陆续开镰
贾汪 / 时间:2023.05.26
-
政府搭台抓引领 传统庙会赋新意
贾汪 / 时间:2023.05.26
-
政府搭台抓引领 传统庙会赋新意
要闻 / 时间:2023.05.26
-
邳州61.5万亩大蒜“丰”景大好
邳州 / 时间:2023.05.26